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圣人 > 第1146章 笑里藏刀

第1146章 笑里藏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彭城到陕县远隔千里,曹昂一行昼夜兼程,用了十余日终于赶到了陕县西面,与夏育一同将李傕给包围。

自从郭氾逃了之后,李傕便陷入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他虽然穷尽心思,成为陕县之战的最终胜利者,可战果却只有一个陕县。

而且陕县还是一座死地。

此时李傕的北面是夏育死守黄河,李傕根本无力北上;西面是接掌了张济势力的张绣,死守弘农城,不许李傕过去;而东面是残破的洛阳;南面则是崤函群山。李傕被困在陕县之中,西归无路,北上无门,军中粮草又渐渐断绝,眼瞅着陷入了绝境之中。

李傕自己都想不明白,他现在怎么落到这个局面。

面对军中困境,上下俱是惊惧不安,军心涣散。李傕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请教李参。

李参虽然平日里智计百出,可也没能给李傕什么好办法。

李傕最后只得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向西撤退,猛攻弘农。

张绣虽然接管了张济的军队,可是底下将领皆是不服,所以张绣为了坐稳位置,只得打着“为张济报仇”的名义,拼命死战。双方在弘农城东血战数日,李傕军始终不能通过,直到曹昂的主力骑兵赶到陕县东面。

留守陕县的乃是李傕的侄子李利,眼见铺天盖地的骑兵东来,整个人都吓傻了,连忙派人去给李傕送信。

曹昂到达之后,并未发动攻击,而是在陕县东面三十里扎营,又派人去联络夏育。

诸将眼见李傕部这块肥肉已经是到了嘴边,曹昂却仍是不吃,颇为不解,便询问缘由,曹昂笑着说道:“所谓‘穷寇莫追",‘哀兵必胜",李傕虽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麾下士兵,战力不俗,若是硬拼,我军伤亡将会不小。不如跟他们消耗几日,我想他们应该没多少粮食了吧。”

曹昂数千骑兵,堵住崤函道的东头,也堵住了李傕军向东绕道的可能。李傕所部彻底成了瓮中之鳖。

李傕猛攻弘农不下,整个人急的不行,满嘴都是被火燎的疱。面对弘农城密不透风的防御,李傕有些难以理解,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天下竟然出现这么多厉害人物,让他感到这时代有些陌生了。

连张绣都打不过让李傕颇受打击,甚至比听到曹昂来袭的打击都大。

其实李傕并不吃惊曹昂会打来,毕竟整个三辅之乱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持续了一年,曹昂能等到现在才出兵,已经是老天庇佑他了。

只是老天的庇佑为什么不多一点。

李利送来曹昂抵达陕县的消息之后,李傕便召集了一众心腹,商议前途。

面对曹昂,众人甚至没有交战的勇气,原侍中胡邈直接劝道:“大司马,曹昂来势汹汹,我军不宜硬抗。既然弘农难以逾越,倒不如命军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返回三辅。而大司马亦轻车简从,从小路西进,必能回到长安。”

李参听了,立刻斥责道:“迂腐之见,散了军队,只怕一个亭长、求盗,亦可能将我等活捉。哪怕大司马真的如你所言,回了长安,可手中没有军队,凭何阻挡曹昂的兵锋。”

李傕也不想散了军队,他很清楚,他得罪的人太多,若是没了军队,必然不会有好下场。

只是还有别的办法吗?

李傕看向李参。

这一次李参不同之前无计可施的样子,而是颇为积极地说道:“大司马,我有一策,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文优,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不能说得?”

“既然山穷水尽,倒不如向曹昂投降?”

李傕一愣,看向李参。

“文优在说什()

么胡话,哪怕我想投降,你觉得以我与曹昂的关系,他会允我投降吗?”

其实李傕不是没想过投降曹昂,可是立刻便被他给否决了,曹昂怎么可能放过他。

所以李参的建议,根本不现实。

李参听了李傕之言,并无异样,反而说道:“若是寻常时候,曹昂自是不可能接受主公的投降,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主公手中可是还握着赵温、周忠、荣邵、王绛等人,都是朝廷重臣,这可是大司马的底牌。

大司马若以这些人的性命为筹码,难道曹昂就真的会不管不顾吗?”

李傕听了,觉得李参此言有理,但是却仍有疑虑。

“文优,若是曹昂假意允诺,事后反悔怎么办?”

“大司马不必担心,昔日朱鲔为刘秀之敌,欲投降之时,也担心刘秀会事后报复,刘秀为了取信朱鲔,指洛水为誓。若是曹昂也能指洛水为誓,绝不追究我等过往之事,则我军便可向曹昂投降,否则再寻他法。”

李傕点点头,觉得李参所言有理。

“文优之言,是个好办法。咱们先给曹昂谈着,能成最好,不能成再作其他打算。文优,这件事旁人做不得,非得你亲自前去见曹昂。

你告诉曹昂,我愿意投降,只要他不追究前事,还保留我的军队。”

李傕没说完,李参便打断了他的话。

“大司马,保存军队,保留官职,这些只怕都不成。再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