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圣人 > 第1185章 邺城之战(三)

第1185章 邺城之战(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审配平定了苏由、张子谦之乱,为邺城争取了一息喘息之机、

待曹昂得知城中生乱的消息时,苏由、张子谦二人已经着急忙慌地逃出城外,来到徐州军大营了。

曹昂听得事情原委,忍不住扶额长叹,这是哪里来的两个蠢材,你二人但凡能在城中坚守上个把时辰,自己的援兵也能杀入城中,这邺城也就破了。

苏由、张子谦二人也知道马匹没拍好,拍马蹄子上了,只是他二人也有理由。谁知道徐州军什么时候到,万一徐州军来晚了,他二人就要死在城中了。

说到底,小命就一条,自己不在意,谁又在意。

曹昂虽然恨得牙痒痒,可是也无可奈何。二人弃暗投明,自己不仅不能处置,还得好好褒奖。

不过曹昂着实烦这二人,只封了苏由一个中郎将,张子谦更是只得了一个校尉。

苏由也知道讨了嫌,若是不想办法立个功,往后也就这样了。

于是苏由便向曹昂献策,他的好友冯礼,乃是东门守将,与审配关系不好,又贪财好色。听闻自己叛变,必然会心中忐忑,若是以重利许之,此人必降。

曹昂也没有别的办法,便让苏由写信一封,飞箭传书,送入城中。只要冯礼能够献城,当以一郡太守之位待之。

如苏由所料,此时的冯礼,听闻苏由、张子谦叛乱,确实是慌了神。

冯礼自忖道,当初苏由二人叛变之时,可是找上了自己。自己虽然没有与二人一同起事,可也没有告发二人,若是审配得知此事,他还能讨得好。

更何况他和审配本来就有仇。

冯礼是袁绍亲信,又素来好财,虽然官不高,可仗着袁绍的宠信,大肆贪污,名气很差。后来审配考核官吏,就把冯礼给揪了出来,要求袁绍以“贪腐”之罪处置了冯礼。后来还是袁绍顾念冯礼功劳,这才罚金免罪。

虽然冯礼逃过一劫,但却记恨上了审配。在冯礼看来,贪污的人也不只他一人,凭什么拿他开刀,审配就是看他不满,故意找他麻烦,

冯礼心中大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和苏由一起降了。

苏由叛乱的当天晚上,审配召集诸将议事,宣布给众人各配一名护军。

平定苏由叛乱之事,于审配来说只能算是侥幸。他本人也明白,这次是自己运气好,若是再有下一次,未必能够保守城池。

现在不知有多少将领生有异志,所以得安排一批监军,看住众人。

于是审配请示了袁尚之后,便安排了数名亲信,各掌兵马,分置于诸门内,即是守将,又是督察。

审配对冯礼素不相信,这一次更是让从弟审惠亲自坐镇东门。

冯礼听后,遍体生寒。

四门守将,审荣接掌了张子谦的北门,曹铄镇守南门,尹楷镇守西门,前两个是你审家人,尹楷是刘夫人的人,唯有他冯礼,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设置护军,不就是明摆着针对自己吗?

眼看尹楷、审荣、曹铄三人俱是欣然接受,冯礼再是不情愿,也没有办法,但是心中对于审配的不满却是更甚了。

你就是故意针对我。

冯礼怀疑,虽然审配不说,但是有可能已经知道了他和苏由的联系,准备一步一步剥夺自己的兵权呢。

就在这时,冯礼收到了苏由的劝降书。

苏由将徐州军这边夸得是千好万好,天花乱坠,劝冯礼跟他一起投奔明主。冯礼眼看留在冀州不顺,徐州又是美好,怦然心动,心中的天平渐渐倾向起投降。

次日晚上,审配再次召集起众人,言城内多生乱,为了保护诸位将领家人的安全,让众人能够安心在战场上杀敌,要求()

所有将领的家眷,都暂时安置在大将军府中。

虽然说得好听,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就是人质。

诸将的家眷捏在审配手中,往后再想投降,就得考虑一下家眷的生死了。

冯礼听后,更是慌神,因为他的家眷并不在邺城。早在之前黎阳死守的消息传来,他就担心邺城被围,于是悄悄将家眷送回老家巨鹿。

冯礼也知道这种行为违规,因此并不敢声张,对外也是谎称家人俱在。

现在审配要将众人的家眷扣在大将军府里,他根本拿不出,眼看就要露馅。而此事若是让审配得知,自己必然讨不得好。

冯礼全无办法,眼看着形势不利,自己若是再留在邺城,只怕也难以保全,遂恶向胆边生,决定投靠徐州军。

不就是投降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冯礼去信苏由,请求投降,并约定今日晚上他打开城门,引徐州军入内。

苏由接到消息大喜,着急忙慌地去给曹昂报功去了。

曹昂得知此事后,并不敢轻易相信。毕竟现在离着苏由之前叛乱的日子太近,审配必不会放松戒备,冯礼投降之事,很有可能是审配的诱敌之计。

眼看曹昂不说话,苏由立刻伏在地上,主动请缨,请为先锋破敌,以弥补自己之前的过失。

曹昂也想用苏由试一试此事的真假,便同意了苏由的请求。

到了夜里,苏由点起三百人,命其从弟苏朗统帅,悄悄靠近西门。苏朗部之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