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万道长途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李启讲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李启讲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越巫有云:“取之雕刻神鬼,则易致灵验。”

这种树用来雕刻成神像或者灵位,能方便灵体融入其中,得到温养。

还有一种特殊的竹子,种在山顶,名叫思劳竹。

这种竹子,皮薄而空,径不逾二寸,皮上粗涩,可为锁子,错甲利,坚韧胜于铁。

若以浆水洗之,便劲而利,削为刀,割象皮如切,是很好的防具和武器材料。

这座山上,这些物产数量相当的多。

只是,看着这些物产,李启突然皱了皱眉,他发现了一点奇怪的事。

“这么多产业,应该是要不少人来打理的,我感应到,这山中四面都有产业,但只有三面有寨子,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讲究吗?”他对华秀山神问道。

他确实有些好奇。

按理说,既然四面都有产业,那应该四面都有寨子,各自处理一部分,正好。

可现在,四面有产业,却只有三面有寨子,有点莫名其妙。

李启是个好奇而且敏锐的人,所以便开口询问,想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布置成这样的格局是有什么好处或者缘由吗?

只是,这一问,却让华秀山神也懵了一下。

这小老头化作怪风,飞上天空,仔细端详一二,便也惊讶的汉代:“咦!我记得这蜈蚣山,四面都有一个寨子才对,分别是熊米贝厉四家,四个寨子,怎么突然就只剩三个了?”

他几个时辰来之前,就是四个啊。

啥时候变成三个了?

但是,华秀山神没有太过于纠结这件事。

他惊讶了一下之后,只是对李启说道:“不过是个寨子而已,被搬迁了,或者遇到了什么山灾水害躲走了之类的,也很正常,祝人不必纠结,还是先讲道吧。”

“嗯,也是。”李启点了点头。

他对这地方也不熟,指不定人家搬家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建筑物为什么也不见了?

这根本不需要惊讶好吗,大家都是修行者,连寨子一起搬走也太正常了。

巫神山这块地儿人杰地灵,在这里出生的动物,植物,人,天生就要比外界强上一截。

这全都仰赖于巫道对天地灵源的培育,这是直接对天地本身的强化,天地变的强盛了,其中的生命自然也会更强。

九品世界和一品世界诞生的生命,天生就有一道鸿沟。

所以李启也没多想,很快,他就来到了那座山中。

虽然有些瘴气,但鉴于这个的山神是蜈蚣,有瘴气也是能理解的。

李启坐于山间。

华秀山神拜别李启,去开始给众人传讯。

不多时,众多修行者,全数云聚于此。

李启坐在这道场的中心,距离他最近的就是那几个八品巫觋,自称是要考进巫神山外门的,他们仰仗着是自己完成了祝人的嘱托,所以显得趾高气昂的,坐在了最前面。

后面的便是山神们。

有谓为狐怪所化者,有谓为蟒精所化者,又有山魈虎狼,蜈蚣毒蜂等等山神,数量大概有二十多个,应该是华秀山神的交际圈子。

除了这些山神之外,在讲道场外围,还围了一圈小妖。

这些小妖种类和数量就多了,他们应该都是些消息灵通的,基本都没有化形的能力,一个个小心翼翼的藏在讲道场外三四里,堆成一团,大概有好几千只。

老虎和山羊聚在一起,蝴蝶停在树精的头上,你挤我我挤你,这时候也顾不得捕食或者什么天敌了,都聚在这里,想要多听一言半句,说不定就能得道化形,脱去兽身。

巫神山的地界,成妖的太多。

李启坐在这个临时道场之中,开始讲道。

开场,他便说道:“天地之大,道在其中。道本无形,而亦附于有形,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道之流行不息,附于物而可见者也。若于无形中求道,则无声可听,无臭可闻,不知者以为人不见道,安知人在而道即存乎?故道在自身,不必外求。”

随着他的话语,万亩迭翠中,骤然野雾流云,清气吹散如雨,各分东西南北而去。

他所说的,是巫道的一些基础概念,大概类似于汉语拼音之于语文科目。

第一点要明确的,就是‘道在自身,不必外求’,这是巫道人身小天地的根本,道附着于外物,也附着于人身。

探究外物太难,但探究自身,就简单的多。

这一点说出来,就看见诸多山神身体一震,脸上顿时露出‘原来如此’的神色。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让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大受启发,回去之后肯定能依靠这八个字进步一大截。

而这八个字,李启入门的时候,就已经给写在了‘祝书’的扉页上,他还没开始修行就已经读完了,那时候的他甚至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

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至于那些鬼巫,他们更是面色振奋!

这是真正的传承,那些山神是妖物修行神道,可自己等人就是巫道的,这讲道对他们来说更加重要,帮助非常大!

果然,这一次赚大了!

只是,和那些山神和小妖一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