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千禧大导演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那些年》引发的轰动

第二百六十五章 《那些年》引发的轰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些“白痴智障”兄弟一样,九把刀以追求沈佳宜为目标。

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她,为追到她发奋学习,这样度过了整个青春期。

2005年沈佳宜结婚,嫁给了一个大他八岁的中年男子。

从婚礼现场回来后,九把刀就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

其实,在出版这部后,九把刀就想过将其影视化。

也有一位港岛的导演找上门,想要购买这部的电影改编权,不过最终没有达成合作。

一度,九把刀都想要自己拍这部电影了。

但因为他从来就没学过导演,也没有任何演艺圈的人脉可言,他想要将《那些年》改编成电影无疑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光影时代出现了。

资本比那个港岛导演更加深厚,电影制作专业性在内地是数一数二的水准,并且承诺电影会按照原著来改编,绝对不会有任何魔改剧情。

当然,那200万的版权费,也是打动九把刀的原因之一。

在自己没人脉、没资金、不会导演的情况下,将电影版权交给光影时代,是九把刀能做得最正确的选择了。

虽然他是宝岛人,但他对吴渊也早就久仰大名了。

他相信吴渊这样的大导演,不会随便糟蹋代表着他青春的《那些年》。

现在,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红着眼眶,九把刀很深情的说道:“我始终欠沈佳宜一句话:对不起,是我太幼稚了。”

“今天,这部电影替我将这句话说了出口。”

“电影圆满了我在17岁没有勇气完成的心愿。”

《那些年》的电影是完全根据改编的,而本身就是九把刀的自传文学,他真名就叫柯景腾。

故事中的遗憾,就是他青春里最大的遗憾。

柯景腾拒绝让沈佳宜回复他的表白,为了避免被拒绝,所以也就避免了开始。

这一个在爱情上懦弱的表现,直接让他们错失了爱情的开端。

后来,在无数次深夜无眠的时候,九把刀都在问自己,如果当时他能有勇气一些,选择听下去,结局会不会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所以,在影片中,有了一个柯景腾和沈佳宜幸福在一起的平行时空。

“不过,有一点我需要澄清一下。”

收拾好情绪后,九把刀也没忘记现在是电影首映现场,于是很是诙谐的Q道:“沈佳宜最后真的没嫁这么帅的一个帅哥。”

“吴导的客串,使得这个结局升华了很多。”

“如果沈佳宜真的嫁给了一个像吴导这么帅的人,或许我也就不会再有遗憾了,更不会写出这部。”

讲道理,要是沈佳宜真嫁了个吴渊这样的男人,就不说事业、才华啥的,单论颜值,九把刀也觉得,自己似乎没什么好遗憾的。

换他选,他也选吴渊这样的。

“开玩笑,开玩笑。”看着吴渊一脸黑线的表情,九把刀笑的很畅快:“我也希望沈佳宜可以嫁给像吴导这么优秀的人。”

“就像电影里,结局柯景腾最后说的那样。”

“原来,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首映非常成功。

首映结束后,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的影评,豆瓣社区里刚开辟的《那些年》评论区,不过两个小时,就获得了三百多条评论。

上到影评人,下到普通观众,只要是来看了首映的,都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

现在青春电影(指狗血青春片)还并没有在国内大幅兴起。

《那些年》这部电影,整体上保留了观众对青春最初的印象。

青葱,简单,懵懂,积极,传递的都是正面而有希望的信息。

电影整体剧情清新浪漫,情节让人觉得很真实、很动人。

“每当青春的乡愁又犯病时,拿出来看一次便是解药!”

这条被顶到了豆瓣评论最顶端的热门短评,代表了首映观众对这部电影最直接的看法。

而这些看法,第一时间就影响了还在观望的广大80后观影主力军。

10月1号。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全国大规模上映。

上映当天,日票房便破了2200万!

柯景腾与沈佳宜,成为了这个国庆节,最广为热议的两个名字。

“国家欠我一个柯景腾!”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