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千禧大导演 > 第695章 《魔潮之战》上映!

第695章 《魔潮之战》上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2015年的春节档,票房大盘还是很喜人的,一共加起来超过了30亿人民币。

虽然这和16年一部《美人鱼》就三十多亿票房的情况不能比,但比起前两年,已经是爆发式增长了。

或者说,从2010到2019这几年,每一年的春节档,票房市场都是在节节攀高。

直到被那个该死的疫情带来的又一次电影行业大寒冬给破坏。

也是因此,现在的春节档竞争非常激烈,可以说是每年最重要的档期,当年那个贺岁档第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今年的春节档,在光影时代眼里,就是《魔潮之战》大发神威的时候了。

早在2014年下半年的时候,光影时代就为这部电影在做预热宣传了,一共宣发了三波,该知道、不该知道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了。

虽然不敢说全国人民都被这波宣发给覆盖到了,但可以说除了那些偏远的贫困乡村、年纪在60岁以上的老人家之外,大部分普通人,哪怕是平常不怎么上网的,也通过线下、报纸、电视知道了《魔潮之战》这部电影。

而为了做到这个效果,光影时代光是在宣发方面就砸了1.5个亿人民币。

这也就是现在了,如果再过几年,就算是拿出2个亿,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宣发效果的。

光影时代如此注重这部电影,作为公司的最大老板,吴渊当然也不得不重视。

2015年2月15号,情人节刚过完的农历二十七号,《魔潮之战》在京城、魔都两地办了几场点映。

点映,也可称为试点上映。是指选择在个别的地方影院,放映指定的影片,通常是预先放映还未正式上映电影。

点映在好来坞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不过在华夏算是比较新颖的。

虽然早在2002年《英雄》就办过电影(再次感慨张一谋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做法。)

但《英雄》是为了有资格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才提前在深圳举行了为期7天的点映。

《英雄》之后,并没有将“点映”这种方式流行起来。

点映真正在大陆开始流行,还是2010年之后电影行业大爆发带来的副产物。

一开始大家只是学习好来坞,将院线经理、影评人、媒体人、目标观众代表等聚集在一起进行“点映”,作为影片发行、宣传的重要手段。

但随着“点映”的规模越来越大,更多观众也可以获得“点映场”的机会,点映从一开始的只办一场、两场,逐渐扩大。

吴渊清楚记得,在他梦醒之前,有一些电影甚至离谱到点映票房都能拿下一两个亿,这个规模几乎已经和公映差不多了,但还是死皮赖脸的说自己只是“点映”,为的就是在公映后有票房宣传的名头。

比如点映票房就已经拿下2个亿了,然后上映时哪怕上映第一天票房只有5000万,那制片方也好意思打出首映当天票房破2.5亿的宣传标语,诱拐不知情的影迷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毕竟99%的影迷都不会去关注一部电影有没有提前点映,点映票房多少,他们只会看一下首映票房,见到首映票房就破多少多少亿了,自然就会认为这部电影很卖座,可以去看一看。

他们才不会知道,这所谓的首映成绩里,有三分之二都是提前半个月点映陆陆续续带来的票房呢。

这算得上是一种诈骗行为了,但制片方玩一下文字游戏,就没有人能说不是。

吴渊很清楚这种手法,但他还是没那个脸去把这种手法用出来的,《魔潮之战》也不屑于用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

这次的点映一共就只有四场,魔都两场、京城两场,加起来也只能产生几十万票房罢了。

其中京城的第一场和魔都的第一场都是专门请的业内人士和主演好友们参加,各自的第二场才是给点映观众看的。

当天,吴渊也带着刘一菲低调参加了京城的这场点映。

因为他本身没参与《魔潮之战》的任何制作环节,也没挂名监制什么的,所以他并没有上台喧宾夺主,就连点映结束后的观影提问、影迷互动环节,他也刻意神隐了。

他只是抱着一个观众的态度,和刘一菲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罢了。

138分钟的电影,虽然比起好来坞的顶尖特效大片还有一些稚嫩,但绝对算得上精采了。

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剧情自然不需要追求什么深度。

《魔潮之战》的故事发生在现代的2020年,也就是6年之后。

自从刘伯温绝地天通后,人间界与天魔二界之间的联系就被断开了,人间的修炼门派和修士们要嘛迁入地仙界、魔界,要嘛就隐世不存。

到了现代,已经是末法时代了,奇人异事都成为了传说。

而就在这个万法不存的时代,被封印了千年的魔神,在一位魔道后人(袁红饰演)的帮助下,逃脱了当年昆仑与蜀山合力设下的封印,重回人间,霍乱世界。

在这个危急关头,被从唐代冰封到现代的蜀山第二十四代掌门、昆仑天池中封印的某代圣子、以重伤为代价从天界下界的纯阳仙人纷纷降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