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千禧大导演 > 第699章 片酬泡沫时代

第699章 片酬泡沫时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演艺公司自家的电视剧制作部门却请不起自家的演员来拍戏。

这听起来很滑稽,但却是现在的现实情况。

华夏的电视剧行业,同样处于百年一遇的大变革之中。

往前数三十年左右,华夏的电视剧制作行业几乎和日本一样,也就是电视剧圈都是电视台的制作部门进行制作的,并没有什么私人影视公司。

在这个阶段,演员们大多都是普通职工,大多都有自己的主职,也就是某某戏剧团的成员之类的,只是被电视台借调去演戏。

而二十年前,华夏的私人影视公司渐渐开始发展,出现了一批学习港台乃至新加坡影视制作的公司,开始自己独立制作电视剧,再卖给电视台。

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娱乐圈演员已经诞生,他们大多都是签约在这些影视制作公司旗下,然后拍摄公司自己制作的电视剧。

唐人影视就是这个时期的翘楚,制作了一批精品电视剧,也捧红了一批自家艺人。

而光影时代也是在这个时期才进入电视剧制作行业的,做的非常成功。

但当时间来到2014年之后,内地视频平台的混战已经结束,企鹅、奇异、优酷三大视频平台正式定鼎。

这三家公司已经完成了对其他小视频平台的并购,将市场完全瓜分干净,而且他们也深知,互相谁都很难吞并消灭对方了,于是纷纷开始转型长期战。

而他们的长期战方法,就是各自独立开始制作影视剧、综艺节目,希望用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制、独播剧来争夺视频平台用户。

说来惭愧,他们还是受的光影快播的启发。

在这个世界,光影快播是最早开始自己自制影视剧的公司,而且将这个模式推广到了日韩两国。

光影时代华夏站点、日本站点、韩国站点每年都有在自制或者和电视台合作制作影视剧。

而这种自制、合作制作的影视剧,都是线上只有光影快播独播,其他影视平台想要买版权都买不到的,谈都不可能谈。

也是因为光影快播的这个自制战略,使得这家公司虽然背后只站着一家市值不过百亿(光影时代)的“小公司”,却依旧能在国内视频平台残酷厮杀中屹立不倒。

直到现在,光影快播的华夏站点虽然不是用户最多的国内视频平台,但也长期坐三望二,和企鹅争夺第二的位置。

当然,如果算上全球用户的话,光影快播绝对是第一名的,目前光影快播在日本有八百万月活用户,在韩国也有三百万的月活用户,东南亚地区加起来更是有一千四百万的月活用户。

光是海外市场,就能给光影快播带来两千多万月活、八百万日活用户,而且付费率非常高。

因为光影快播在海外一直都是走的付费模式,月均会员价格在5美元左右。

毕竟日、韩、新加坡等国都是比较发达的,正版意识也很高,为文化产品付费的意向很高。

虽然用户数量不多,但付费带来的收益却是很高,至少能让光影快播在各国的运营不但不需要砸钱,还能小赚一点。

当然,想要大赚还早着呢。

话归正题。

正因为国内的视频平台开始转向长线厮杀后,他们的自制剧就开始互相抢人、抢导演、抢剧本了。

本来都得依附影视公司的演员们,在这种多家竞争的情况下,自然都成了香饽饽,片酬连连上涨,芝麻开花节节高。

演员片酬泡沫时代就这么被开启啦!

仅仅两年时间,一线演员的片酬就翻了五倍,二三线演员的片场也翻了两三倍!

大量影视制作公司,面对这波突然暴涨的演员片酬,都有些囊中羞涩,拿不出钱来请演员拍戏了。

倒是一批被新入场资本大量注资的新锐影视公司,例如新丽、海润等公司,却是挥舞着钞票,跟着三大影视平台一起涨价。

在这种“泡沫经济”情况下,光影时代自然是踌蹰了起来。

本来花2000万就能拍完的一部电视剧,现在要花五千万以上才能拍出来,这样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虽然电视台的购买力依旧很强劲,而且这些年广告费也在暴涨,托了《甄嬛传》的服,国内电视台也是一片蓝海。

但电视剧制作成本的飙升,对光影时代来说代表的是资金投入的增长,这钱大家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花得冤枉,且性价比不高。

像公司一线的杨蜜、金沙、唐焉、罗劲等演员,与其自己花这么多钱让他们拍公司自家的戏,倒不如把他们放出去,接其他公司和三大视频平台的戏。

去薅外面的羊毛多爽啊,公司还能躺着抽成。

至于自家的戏,光影时代别的不多,就是演员多,而且完全拥有自己造星的能力!

唐人都能捧出两三代一姐,没道理光影时代做不到,当年金沙也是公司从纯新人一手捧出来的嘛!

现在这个演员片酬飙升到让人感到吓人的时代,光影时代属实不适合去做这个冤大头。

公司高管们一合计,就做出了上述的决定,开始捧新人演员了。

第一个要捧的就是热芭和一位叫李宪的男演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