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第67章

第67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之名讳与本领 , 且待考夫细细说来 : 萧何 , 此人极擅统筹 , 调度组织全局无人能及 , 有相邦之大才 ; 曹参 , 此人武能攻城略地 , 文可执宰天下 , 亦是难得的大才 ; 樊啶 , 此人冲锋勇猛 , 行事果断 …“

待他一口气说完这些人名 , 嬴政心头立时凛然起来 ,“ 多谢仙人告知 ! 寡人自以为统揽全局 , 却从不知一个小小沛县 , 有如此之多能人异士 , 仅是相邦之才 , 便有二三人之多 1“

也是在这一刻 , 他偃然升起对秦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不满一一这些人既是刘季的友人 , 想必皆是汉朝的开国功臣 , 正因如此 ,“ 考神仙 “ 才会这般言之凿凿地 , 说出他们的本领与可担之职 。

可按秦亡的时间来推算 , 他们在秦国灭了六国的十多年间 , 一直生活在他这秦君的统治之下 , 可直到大秦覆灭之时 , 朝中重臣亦未有其中一人之身影 。

这意味着 , 秦国如今军功爵位与征召并行的选拔人才机制 , 大有弊端 !

他飞快地盘算着 , 军功爵位制选拔武将 , 虽相对商周的世袭制更公平 , 但弊处也很明显 : 若四海安泰 , 数十年间再无仗可打之时 , 秦国该如何保证武将队伍后继有人 ? 又该如何安置那些 , 因无功可立而蠢蠢欲动的潜在刑徒 ?

而对秦国本土人才的征召 , 因涉及推荐人连坐制 , 各地官员为稳妥起见 , 往往只会推荐当世大儒或豪强大户子弟一一只因对方或声名在外 , 或家资雄厚 , 皆是有所制掣之人 , 行事无疑会更谨慎 , 推荐人亦可借此安然避祸 。

是以 , 那些出身寒微 、 无身外物可做担保的乡民 , 根本不可能获得被推荐征召的机会 。

如此一来 , 秦国错失了多少 , 如沛县那般扎堆的治国人才 ?

想到这里 , 嬴政目光灼灼看向 “ 考神仙 “ , “ 不知仙人可否传授寡人一个后世公平选拔人才的法子 7“

“ 考神仙 “ 面露诧异地看向君王 , 我父王的思想竟如此先进 ? 他脱口而出道 ,“ 科举制 ?“

嬴政暗松了一口气 , 吾儿果然有办法 ! 笑道 ,“ 还请仙人将科举制之法授与寡人 。

谁也没有愚到 , 这回因刘季阴差阳错来到咸阳的缘故 , 明赫本打算先拿到造纸术 、 再提上日程的科举制 , 在嬗政对人才机制的主动探寻下 , 就这样提前出现在秦国面前 。

自然 , 由于眼下并未出现纸张 , 一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选拔人才 。

再者 , 科举制乃是秦国培养人才储备的长期机制 , 即便纸张制造出来 , 亦涉及筹办公学 、 择优录取等方方面面的新章程准备 , 绝非一蹴而就之功 。

但眼下 , 朝廷新派出许多官吏前往魏地各郡县 , 一时人手愈发紧缺 , 连治粥内史亦病倒在床 , 嬗政亚需尽快将沛县乃至整个秦国的乡里人才 , 尽数收入朝廷囊中 。

故而 , 待 “ 考神仙 「 从梦中离去 , 他便即刻起身 , 结合科举制的答题方法 , 连想出一套考核的等级与录用流程 。

第二日一大早 , 他命王绾 、 李斯 、 张苍带着律令学吏们 , 通宵编制出关于秦律 、 算筹 、 武艺等考题内容 , 接着 , 命人将 「 求贤令 “ 和封泥的考题 , 快马兼程送往秦国全境 , 要求各地尽早开启登记 , 在规定的时间举办初试 。

这是秦国在律令学室外 , 头一回以口头答题或武艺比赛的形式 , 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人才 !

明赫当时想起一力带着群臣挑起大梁的吕雉 , 忙叮嘱了 「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 , 女子亦有大才 “, 他相信以父王的睿智并无男女偏见 , 只要能为秦国效力的男女 , 皆会者不拒 。

正所谓知父莫若子 , 在嬗政这种工作狂眼中 , 人才本就是不分男女的 。

既然明赫特意提醒了 , 他便毫不犹豫在诏书中写上 「 各地男女皆可参与考核 「 z

就这样 , 在刘季沉迷温柔乡 , 打算等授爵结果出来 , 再呼朋唤友前来咸阳庆祝之际 , 高效秦国官吏已将秦王的 “ 以考取吏 “ 之法 , 公布到秦境之内各乡各里 。

而他那些沛县的朋友 , 也兴奋地挤在人群中 , 听着新上任的县令或里正 , 宣读秦君颁发的 “ 求贤令 “, 这些傅籍成秦人的魏地旧民 , 皆可当场登记 !

刚因魏国灭亡而失去职务的萧何与曹参 , 亦跟随人群报了名 。

出身当地望族的萧何估摸着 , 以这位秦王 “ 以考取吏 “ 的做派 , 秦国的国运必多不差 , 若能安稳在沛县做个文吏 , 继续照应家族 , 倒也不失一件美事 。

而曹参的目的则要明确得多 : 他想努力加入秦国武将的队伍 , 在秦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