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12章 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

第212章 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2章欧信杀官,供给大军的粮食去哪了?

徐珵奏章里,写着在辽东环境下,御米也照常生长,已经有早熟的御米,结出了果实。

还有详细的栽种经验,在不同地区,栽种的不同成果。

朱祁钰脸上露出笑容:“快,宣阁部重臣,都宣来!”

“皇爷,皇宫快要落钥了。”冯孝提醒。

“无妨,正常落钥,到时候用吊篮放出去即可。”

朱祁钰继续看,后面是土豆和地瓜的栽种情况,基本可以确定,辽东能栽种土豆和地瓜。

徐珵还挪去吉林都司几盆,正常生长。

可见这几样农作物,是可以在北方栽种的,而且还耐旱。

但辣椒害怕特低温,挪去吉林都司的辣椒,有一棵冻死了,在辽宁的安然无恙。

徐珵还画了图,这四样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

十分详尽。

正看着呢。

于谦等人陆续而入,于谦先到的,入殿行礼。

“都免礼,看看这个!”

朱祁钰递给于谦,说道:“这是徐珵,将御米、土豆、地瓜、辣椒四样农作物,在辽宁的栽种情况。”

于谦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若能在吉林都司栽种,应该也能在漠北栽种,根据徐太监的记录,这御米等三样,适合干旱寒冷的气候。”

胡濙也赶到,行礼后,和于谦一起看。

朝臣陆陆续续才到。

他俩看完,往后传阅。

“朕的梦境,要实现了!”

朱祁钰认真道:“在梦中,朕看到整个漠北,漫山遍野是金彤彤的御米。”

“入冬时候,则从地里挖出土豆和地瓜,漠北的丁口,不亚于中原城市。”

“朕早就说过,这御米三宝,会成为大明的命脉!”

“陛下圣神文武,得道多助,方有神仙点示!”

于谦跪在地上:“微臣等肉眼凡胎,方不知陛下乃真神也!”

“哈哈哈。”

“朕虽未看清那指点朕的神仙是谁。”

“但朕以为得道多助者乃大明。”

“极有可能是太祖、太宗皇帝显灵,为大明指明未来路!”

“等御米三宝结出果实,朕要开太庙,奉告于祖宗!”

朱祁钰就喜欢听文人吹捧他。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陛下,此乃大事,应该大办。”胡濙认真道。

“找个好日子,朕要奉告祖宗。”朱祁钰道。

传阅完毕。

“诸卿,朕打算明年在漠北推广种植,湖广、广西、云贵也可种。”

朱祁钰选的,都是荒地多的地方,不耽误米麦种植。

他已经迫不及待迎来盛世了。

“陛下爱民之心,天下皆知。”

胡濙拜服道:“但这御米三宝,乃是新鲜事物。”

“一来朝堂缺乏种植经验,难以快速推广;”

“二来朝堂没有多余的种子,想一口气推广全国,怕是需要些时间啊。”

朱祁钰道:“种子不成问题,今年结成的果实,就是明年的种子。”

“但也不足以推广全国呀!”胡濙笑道。

朱祁钰恍然:“是朕着急了。”

“只要能确定此物能在漠北种植,那么漠北、西北就都不缺粮食了。”

“关中之地,可能再次繁荣起来。”

“倘若漠北成为大明的粮仓。”

“莫说光复蒙元疆域,就是囊括宇宙,朕也能做得到,哈哈哈哈!”

朝臣一愣,旋即笑了起来。

但都是苦笑。

士绅能控制地方,一靠政治关系,二靠土地钱粮。

倘若漠北真成为大粮仓,中原土地还会值钱吗?

一旦全国粮食产粮大量增加,老百姓能填饱肚子,就断士绅一臂。

会倒逼士绅,向资本家转移。

“诸卿,先不说远的。”

“朕要整个辽宁,种满御米三宝。”

“这御米,过于拗口,改名玉米便是。”

朱祁钰笑道:“明年普及辽宁,后年普及整个漠北,大后年则普及全国”

“三年,只需要三年,大明就不缺粮食了!”

说着,走到地图前。

“以前大明占据漠北,全靠中原输血,所以不得不放弃。”

“这回不一样了。”

“三宝在手,整个漠北就是朕的粮仓。”

朱祁钰目光看向西边:“朕要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朝臣面容苦涩。

皇帝的心太大了。

天下朝臣喜欢宋徽宗这样的皇帝,兴趣爱好可称雅,好糊弄;

而天下百姓喜欢昏君,日子好过;

但后世之人,则喜欢千古一帝,因为说出去霸气。

但皇帝自己呢,谁不喜欢做昏君呢?

“徐珵有功,赐铜符一枚,加授农业教谕。”

朝臣不明白,农业教谕是什么官职?

“虚职,以后在国子监、讲武堂等地任职的高等教谕,皆授教谕虚衔,以资奖励。”

朱祁钰走到案前,拿出李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