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47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上)

第447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贤其人,私心甚重。”

“偏偏,朕还离不开他,胡濙临终前,就指定他来秉政。“

朱祁钰道:“朕明明很讨厌他,却还得捏着鼻子用他,而他任内阁首辅,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说,且很多事都不用烦朕,他都能处理得很漂亮。”

“当时朝中党争激烈,李贤却能巧妙地处理党争,让这些党争不至于影响天下运转。”

“这是他的能力,其他人无可取代。”

“刘健、李东阳也做不到。”

“他是朕见过的,处理朝局最完美的人。”

“对上位者而言,处置朝政水平,臣子们的水平都差不多,但能让朝中的烦心事不影响朕,且能化解朝中党争,理想当推第一。”

“刘健和李东阳经常争吵,需要谢迁在中间弥合。”

“景泰朝后期需要铁三角。”

“李贤执掌内阁期间则不需要其他人弥合,他就能做好所有工作。”

朱祁钰道:“有他执掌内阁,朕非常放心。”

“他任首辅期间,是朕最轻松的几年。”

“朝中诸事不用事事问朕,他就能全权做主,且都让朕心满意足。”

“可他本人私心太重,而且很很多势力勾勾搭搭,过于圆滑,谁都不得罪,朕不喜欢他。”

朱祁钰目光阴冷:“所以,朕经常找他的碴,让他难受,同时,重用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收拾他,哈哈,他还得磕头感谢朕。”

“他和孔氏有姻亲,朕就用他剪除孔氏羽翼。”

“晚年时,他写了很多书籍,也算是理学宗师,想配享孔庙,朕就赐他配享太庙,要随祀朕,不许惊扰孔圣人他老人家。”

“对付这种私心重,且能力足够的臣子,就得让他不舒服。”

说着说着,朱祁钰笑了起来:“不过,李贤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忍,朕打他骂他,他都能忍着,且做事不露破绽。”

“朕监听李贤三十余年,从未听到他嘴里,说出一句怨怼朕的话。”

“就这份忍耐力,朕服了。”

“老四,这臣子呀,要用他的能力,不看忠心。”

“那李贤、姚夔、商辂、彭时等在夺门之变时,都没站在朕这边,乃至王文、何文渊、萧维祯等人,也随波逐流。”

“可朕还是重用他们。”

“因为他们有能力,有充足的政治磨练。”

“用他们,能国泰民安。”

“皇帝,首先要看自己的椅子,再看个人感官,不管你讨厌谁,只要他有用,你就要用。”

朱祁钰道:“李贤之后,当首辅的人很多,姚夔、朱英、王竑、王复、叶盛等等,却都没有李贤让朕舒服。”

“他们都很有才华,但都有缺点。”

“姚夔,持才傲物,瞧不上出身差的同僚。”

“朱英,功利心大于公心,能往自己手里网罗钱的时候,他绝对不会犹豫。”

“王竑,毒士而已,明明有大才却不愿意为朝廷所用,过于明哲保身。”

“王复,能力终究差一线,不是首辅之才。”

“叶盛,是除了李贤之外,朕第二满意的首辅了,叶盛做事很像李贤,他没有李贤私心那么重,他是朕的财政管家,民间名声不好,但官声很好。”

“可叶盛此人有最大的弱点,就是做事优柔寡断,善谋不善断,凡事都得让朕拍板,让他做决定时,经常反复,首尾不顾。”

“他身边缺一个刘健啊。”

朱祁钰道:“叶盛之后,朝中廷推首辅,白圭、林聪、项忠和韩雍四个人选,最应该当首辅的是白圭。”

“可白圭命不好,得了重病,在家恩养,无法任官。”

“也就落在了林聪头上。”

“林聪运气更不好,刚当首辅半年,就病倒了。”

“而项忠和韩雍,都无法抽身回京,必须坐镇地方,或者外出征战,所以,刘健就踩着所有老人,走上了前台。”

“他当上代首辅。”

“刘健的能力卓越,此人是朕磨了二十年,磨出来的一把惊世宝剑,本以为还没到出鞘的时候。”

“可白圭和林聪运气不好。”

“两个人提前走了。”

“首辅之位空悬,而朝中老臣凋零,中年臣子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朝政。”

“当时大明已经将眼光对向国外,朝政比之前更加复杂。”

“朕一直想让老臣来担负起朝政来。”

“最好的人选,该是项忠和韩雍。”

“可此二人需要统兵,或者镇戍地方,离不开他们,马文升和余子俊,马文升去督抚大洋洲,余子俊则被去安抚整个漠北。”

“刘健趁机登上高位。”

“你和刘健,十分熟识,该知道他是朕苦磨的宝剑,还没到出鞘的时候。”

“所以,他当了一年代首辅后,就和马文升调换职位,马文升入京做首辅,朕打发他去藩国。”

“朕一直觉得,马文升要比刘健更适合首辅。”

“可是,马文升已经不是朕当年培养提拔的马文升了,他变化很大,他当首辅一年半的时间,是朕最累的一段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