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七百三十六章 两小施政

第七百三十六章 两小施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后,刘俭就在南阳郡屯兵,开始一心的操练兵将,将南阳郡以及豫州延续朝廷新政的事情,全部都交给了刘冀和袁宠两个人。

南阳郡以及颍川,汝南郡的望族和士族一开始听到刘俭到来了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新政也一定会到他们这里了,想来亲自主持这件事的人,应该就是刘俭刘丞相本人了。

刘丞相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啊,绝对是不好对付!

各大家族开始暗中串联,商议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置。

可是未曾想到,朝廷方面下了旨意,将这次整理南阳郡以及豫州政务的事情,交给了刘俭的长子刘冀和袁宠!

一时间,整个中原之地都快炸了!

朝廷方面居然让两个小儿郎来主持新政,这不是开玩笑?

是不是有点太不把他们这些人放在眼里了?

虽然刘冀和袁宠,一个乃是刘俭的嫡长子,一个乃是当年袁基的遗孤,身份都非同等闲,但他们毕竟太年轻了呀。

于是,很多人开始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若真是这两个孩子当家作主,这件事一定推动不下去!

但是,这些望族士人终归还是小瞧了刘家和袁家的血脉,也小瞧了刘俭对于这两个孩子的教育。

刘冀在接到朝廷的圣旨之后,当家以新政使者的身份向南阳郡和颍川,汝南三个大郡下了政令!

重新开始在各级官署进行人事任命。

按道理来说,各级官署的人事任命是归不到刘冀和袁宠两个人身上的,但偏偏朝廷圣旨中的任命权限说的比较模糊,就是只要关于在三郡推行新政的事,就全部交由两个人负责。

而人事任命则是有助于新政的推行,所以他们两个人也顺便将这个事情给揽下来了。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似南阳郡守,汝南太守,颍川太守这样的高位,他们两个是不可能有资格任命的,包括六百石以上的官位,必须要根据新政条例,由朝廷根据科举名次,对通过科举的官员,并在地方已经有了一定政绩的人进行任免。

不过好在,朝廷派往地方就任的这些太守和郡丞等要职,都是这些年来在各级州立大学经过学习,通过科举考试的英才,他们在名义上是刘俭这个名誉校长的弟子,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天子门生,而这些英才的家族势力在北方又不是特别强,所以多方面综合考虑,他们对于刘俭的依附感更强,所以放心的让他们到三郡就任,必可使新政畅通无阻。

至少这些人都是站在刘俭和朝廷一面的,如此刘冀和袁宠就不会感到掣肘。

刘冀和袁宠随即在荀彧与荀攸所呈递上来的名单中抽调了一些人在地方任用,但是接下来,他们开始根据贾诩提供给他们的资料,开始与地方的寒门与豪强进行接洽,并开始重用他们族中之人。

荀彧和荀攸提供给刘俭的士族名单,刘冀和袁宠只是任用了三分之一,而另外三分之二,刘冀和袁宠则是从三军的寒门豪强之中抽调。

另外,南阳郡的许攸,刘冀和袁宠也专门拜访了一次,也不知他们谈了些什么,总之经过了这次谈话之后,许攸对这两位少郎君毕恭毕敬,而且还倾尽自己的全力支援两位少郎君在三郡施政。

而刘冀和袁宠的人事行为,在三郡之地引起了一阵巨大的风波,对于那些士族来说,这两个毛头小子所做的事,是他们不可接受的!

对这三郡中的士族而言,这简直是在抽他们的耳光!

紧接着,袁宠和刘冀在三郡之地,开始颁布了度田以及税务改制。

以颍川郡为首的那些士族,在得知了刘冀和袁宠要开始在三郡施展各种田政和税制,于是开始暗中串联,想要给这两个小子施绊子,不让他们的新政在三郡顺利实施。

但问题是,这些士族们把事情想的简单了!

三郡的基层官员,大部分既然都是从寒门和普通豪强群体中抽调的,那刘冀和袁宠自然就是按照刘俭的话,结交下了寒门之心,而三郡的寒门多少年来看着这些士族挡在他们的头顶上,心中早就已经生出了愤懑之情,彼此对抗情绪积累。

而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往上爬的机会,一个重新分配三郡利益链条的机会,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去抓住呢?

于是乎,通过人事任命还有三郡的新政实施,三郡的形势分成了变成了以刘冀和袁宠为首,带领寒门与中等豪强与当地的士族和望族围绕着新政的实施进行对抗……

刘冀和袁宠所做的事,全部都在刘俭的监督之下,他对两个孩子的作为很是满意。

现在,刘俭可以拍着胸脯说上一句:虎父无犬子!

他并不着急亲自出面去支持两个孩子,而是放手将整顿三郡的事务交给他们打理。

而刘俭则是一门心思的在三郡安排军事以及各项产业。

三郡虽然这些年在袁绍的手中,发展远远不及河北,但是这毕竟曾经是大汉朝的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底子还是非常雄厚的,特别是南阳郡的冶炼业和手工业可谓举国闻名。

于是,刘俭派人通知长安的商务署以及技术署,开始在南阳郡等三郡改革学校,设立荆州州立大学和豫州州立大学,并将冶炼,兵械,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