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从综武开始:武道录 > 第724章 法会(1)

第724章 法会(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724章 法会(1)

李渊父子三人虽然心中各有猜测,但也不敢向诸葛亮求证。

身份地位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自然明白,有些事情不让他们知道,那就是不该他们知道。很多时候,知道太多的秘密并不是好事!

自古以来,便有事以密成,言以泄败的道理。

这个道理父子三人都明白。

实际上,不只是李渊父子三人不知所以,奉祖地之命的诸葛亮对于火云洞和首阳山两道奇怪的诏令,也是一头雾水。诸葛亮此来大唐皇朝坐镇,首阳山只是告诉了他大唐皇朝在天地大劫中行事的底线。至于为何如此行事,诸葛亮却是一无所知。

人族如此行事,别说李渊父子和诸葛亮不知原委,整个人族除了三皇五帝和人族三祖外,真正知晓内情的也不足一掌之数。

巫妖大劫前,‘武祖’曾独自一人杀上天庭与妖族大战,此战惊天动地,也为日后人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可此战之后‘武祖’便不知所踪。

‘武祖’失踪后,虽然多年不显踪迹。但是,人族从未放弃过寻找‘武祖’。

前番,天皇伏羲曾意外推演到‘武祖’的一缕气息,也正是这个发现,让人族三祖和三皇五帝都紧张起来。‘武祖’的消息对人族来说太重要了,‘武祖’对人族也太重要了。所以,人族高层现在根本顾不上其他。

现在,别说一场天地大劫,就是人族有再大的机缘也不能跟‘武祖’相比,因为,‘武祖’就是人族最大的机缘。

人族高层对于迎回‘武祖’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在人族高层眼中,哪怕人族被诸圣围攻,人族也不会放弃迎回‘武祖’的。

李渊此前感觉到的火云洞的变化,就是三皇五帝为迎回‘武祖’做的准备。

圣人和诸天大能忌惮‘武祖’,‘武祖’一旦现身诸天万界,绝对会掀起诺大的风波,圣人和诸天大能也绝不会让‘武祖’顺利回归人族的。为此,人族三祖坐镇不周山山谷(人族诞生之地)、五帝坐镇火云洞、三皇看顾首阳山。

人族的三大祖地外松内紧,都在加紧整顿人族底蕴,积蓄力量,准备随时应对‘武祖’现身而出现的危机。

而随着,天皇伏羲对‘武祖’那缕气息推演的深入,虽然人族还没寻到‘武祖’,但是,伏羲感到自己距离寻到‘武祖’不远了。

所以,此时的人族高层根本顾不上其他。

否则,五帝又怎会将天地大劫的权限下放给大唐皇朝。

一场天地大劫,人族若是谋划得当,是有很大的机会诞生人族帝朝的。

人族帝朝是人族真正的根基,若在平时,五帝绝对会暗中算计,扶持大唐皇朝争夺气运,谋划晋升帝朝之机。

可现在,‘武祖’才是人族的第一要务。这天地大劫即便让人族诞生一座帝朝,其与‘武祖’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人族高层才将天地大劫权柄下放给大唐皇朝的同时又遣诸葛亮来大唐皇朝坐镇。其主要目的就是,现在的人族高层顾不上天地大劫,无力扶持大唐皇朝进取,又担心大唐皇朝在天地大劫中被人算计损失太大,这才下了明暗两条有些相悖的诏令。

人族高层的谋划、准备,只是防患于未然,预防‘武祖’出现时会出现的变故而已。此时的诸天万界、天地大劫、大唐皇朝,其实并未受到人族谋划的影响。当然,没有影响只是暂时。人族是天地主角,人族的决定对还是波及诸天万界的局势的。

大唐皇朝这边。

李世民在察觉到祖地诏令的异常后,找诸葛亮多番商议,这才定下了大唐皇朝在天地大劫中的角色。

首先,人族是天地主角,大劫之力勾连人族,人族无论如何都避不开天地大劫。

而且,首阳山和佛教也有约定,天地大劫起势时,人族要为佛教造势。为此,佛教还将天地大劫的几番劫难交于人族做主。现在,大唐皇朝得五帝诏令,代人族应对天地大劫,首阳山和佛教的约定自然也落在大唐皇朝身上!

于是,李世民这位大唐皇朝皇主,亲自颁布诏令,昭告天下。大唐皇朝准备在帝都长安举办法会,为人族帝国争霸惨死的英灵祈福。

大唐皇朝的这道诏令,极其出人意料。佛教现在主导西游大劫,人族为佛教造势并不让人意外,可大唐皇朝的这道诏令却是有些匪夷所思。大唐皇朝虽然如期举办法会,但是,这场法会并不是独属佛教的水路大会。而是诸天万界修士都可以参加的法会。

大唐皇朝诏令,此次长安法会;不看修为、不问出身、不辩善恶、不分正邪,凡世间修士,但有神通为人族英灵祈福者皆可参加。

而且,此次法会胜出的大德修士,还会被尊为大唐皇朝国师。

大唐皇朝虽然尊道教为国教,但道教也只是在大唐皇朝挂個虚名而已,方便传教罢了!

可此次大唐皇朝抛出的国师尊位,并非虚名,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人道权柄。

大唐国师的国师府,掌大唐皇朝的信仰教化,也就是说谁能成为大唐皇朝的国师,其背后势力在大唐皇朝传道就有绝对的优势。

当然,国师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