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左舷 > 第334章 推力调节系统

第334章 推力调节系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弹射起飞训练区的摹拟甲板是没有高度的,也就是说,只是采取划线的方式画出了三号舰飞行甲板的样子,各种区域和标线与三号舰的一模一样,尽管三号舰还没有进行舾装。

舰岛是没有的,基地的飞行塔台充当了舰岛飞行指挥这一部分,不过,阻拦着舰系统是有的,目前还没有进行到阻拦着舰这一部分内容,因此是空置的。

电磁弹射器将战机弹射出去,飞行员看到指定标线时就要果断拉起机头爬升,以此模拟战机离开飞行甲板的场景。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完全是出于我军充分测试、谨慎试验、大胆列装、超前设计的装备列装原则。

因此,弹射起飞试验训练的第一步,将全部在这个试验基地完成,进阶训练则会回到飞鲨基地,届时,那里的专用训练区也完成建设了。

洛隼第二个起飞,同样很顺利。

轮到了李海,整个准备过程与滑跃起飞没有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前起落架连接hau弹射器挂钩的环节。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随时可以起飞。

相对于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其中一个优势在于能够连续工作,弹射起飞的效率更高。

除此之外,能量、体积、结构等等,都优于蒸汽弹射,最大的毛病是需要巨大的电力储备,因此普遍认为,电磁弹射器只能用在核动力航母上。

马院士搞得舰用综合电力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常规动力的航母也能够使用电磁弹射器,影响是世界性的。

李海扭头看向放飞员,抬手敬礼,放飞员立即发出允许起飞的指令,弹射器控制员按下启动按钮,弹射器的挂钩沿着滑轨骤然向前狂奔,战机的机头猛地抬了抬,就被带着跑了,两秒钟之内速度便达到了260公里。

李海预判到标线会在零点五秒后出现时,便果断地拉起机头爬升。他拉杆的幅度非常大,583号歼-15b几乎是斜着上七十度爬升,与此同时,他把发动机的加力打开了,弹射器带来的惯性消失之前,两台新改发动机瞬间迸发出了强劲的推力,拱着战机直刺长空。

塔台里,张首长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赞道,“这个起飞漂亮啊!很大胆嘛!是哪个飞行员?”

大家都是专业的,自然是看得出这个起飞动作既大胆流畅,又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魄,代表着飞行员的风格。

张雪阳连忙回答,“是海军少校李海。我们是标准载油无挂载起飞,新改发动机推力很大,在地面起飞做这样的动作是可行的。”

他担心张首长对李海产生不好的印象,毕竟这是第一次弹射起飞,一切以稳定为主。前面的朱炜和洛隼都是规规矩矩地稳步爬升。

“那个干了一年护卫舰舰长的飞行员啊,我知道他,李战的徒弟。”张首长笑着点头。

张雪阳说,“是的首长,就是他。”

这边说着话,那边毛乐乐也起飞了,他的动作比朱炜、洛隼的还要谨慎,是滑跑了一百多米才拉起机头爬升的。这是允许的,同样完成得很漂亮。

四个架次全部完成起飞,意味着人民海军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成功了一半。四名飞行员按照规定绕场五周,然后依次降落着陆。

张首长带了一帮人在模拟甲板跑道那里迎接他们,有人向李海等人送上了鲜花表示祝贺。从舰上起飞不难,难的是着舰,只是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使用电磁弹射系统进行起飞,意义重大,因此搞了个现场庆祝仪式以为纪念。

张首长在现场做了一个简单的讲话,对试验训练小组进行了鼓励,便直接乘坐公务机离开了试验基地,除了方觉民留下来,其他人都跟着张首长走了,包括张雪阳。

首长们都走了,李海和毛乐乐才算是松了口气。

朱炜把人集合起来,说,“好了,接下来就可劲飞吧。方总有指示,希望我们能上点强度,把弹射器的工作强度带起来,让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是!”

大家最想听这样的话了,就怕不上强度。

于是,在午饭之前,试验训练小组的四架歼-15b人不歇战机不歇,不间断地弹射起飞。为了把节奏提起来,起飞后稍稍爬升一些高度后,立即转弯进入着陆航线,尽可能缩短整个飞行路线,四架歼-15b刚好能够完成闭环,满足了电磁弹射器连续作业的要求。

从塔台的雷达显示屏上看,四架歼-15b的轨迹呈椭圆形。朱炜正在起飞时,洛隼已经完成着陆正在往起飞位置滑行过来,而李海正在着陆,最后是毛乐乐正在转弯加入着陆航线。

四个人就跟跑四百米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不断流动作业。

足足三个小时,燃油接近了告警位置时,上午的训练才进入尾声。李海计算了一下燃油情况,向朱炜提出建议再飞一轮。朱炜立即向方觉民请示,方觉民求之不得,立即批准。

结果,上午最后这一轮弹射起飞,在轮到李海时,弹射器控制员按下了启动按钮后,弹射系统却毫无反应。

方觉民立即叫停起飞,战机撤离,技术人员立即进场进行检查。

李海等人只得把战机开回机库,这会儿,第131战术攻击中队的鹰隼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