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国院士 > 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一位‘中庸’的学生

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一位‘中庸’的学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川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问道:“这篇论文你准备投哪儿?”

童杨摇了摇头,道:“还没定下来。”

微微顿了顿,他看了眼徐川,有些迟疑的问道:“教授,您的《希望》期刊什么时候.....”

话还没说完,徐川就笑着摇了摇头,打断道:“不用了,《希望》还在筹备中,还需要一段时间。”

“你这篇论文.....”

想了想,他接着道:“投给《数学新进展》吧。”

徐川知道他这个学生的意思,大概是想着投给他成立的期刊《希望》,心意是好的,毕竟一家新成立的期刊,需要各种论文来开展工作。

不过对于他来说,并不需要这些东西。

相反,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一篇好的论文和投稿给一家好的期刊还是很有必要性的。

毕竟就算是背靠着他,也还是需要属于自己的资历的。

这篇论文,想上《数学年刊》难度比较大,毕竟这些年他一直都在不断的往《数学年刊》上投稿,尤其是千禧年难题的证明这些,已经将它的地位拉高了很多,如今在数学四大神刊中地位属于独一档的。

不过《数学新进展》也挺不错的,这种在某个难题上有突破的论文,挺适合的。

虽然只是一份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是否足够资格配的上《数学新进展》这个就不用担心了。

论文的水平有,通讯作者挂的他的名字,相信《数学新进展》的编辑会很乐意接受这篇论文的。

“谢谢教授。”

沙发对面,童杨激动的点了点头,心里面的喜悦有些止不住。

虽然在排除掉还未成立的《希望》后,他就已经在考虑四大期刊了,但他的考虑的也仅仅是四大中最底层的那两个,和徐川的话语中的《数学新进展》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教授的保底,只要论文没什么核心问题,那么基本就是稳的。

一篇《数学新进展》啊,这可是目前仅次于《数学年刊》的顶级期刊,四大神刊的论文,在国内的影响力,如今可是非常大的。

徐川笑了笑,道:“回去好好优化准备一下,处理好了论文发给我就行。”

童杨用力的点了点头,快速的回道:“好的,教授。”

“去吧。”

徐川道了句,看着童杨离去的背影笑了笑,有些感慨。

四名学生,如今有第一位即将要毕业了啊。

虽然和阿米莉亚他们相距甚远,但人与人之间有差距,再正常不过了。

尤其是数学,还是一门极其吃天赋的学科。

导师带进门修行看个人,就算是他,也不可能教导出来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长成数学家。

就如同数学教皇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老先生一样,一生的学生也不少,但出名的,也只有皮埃尔·德利涅和米歇尔·雷诺两人。

他也不例外,未来的时间里面,像童杨这种‘中庸’的学生,恐怕才是大多数。

当然,这并不是说童杨这种学生有多差。

实际上,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他这种学者,才是真正中流砥柱人数最多的群体。

.......

处理好童杨的毕业论文,徐川带领磁极化子场的研究小组赶赴了华科院沈州分院。

这里有着华科院最大的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实验室,可以检测到极微弱的磁场变化,测量从直流到射频的磁场变化,在探测微观粒子、研究物质性质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

当天下午,华科院沈州分院的院长于海兵院长亲自带队到高铁站接人。

“徐院士,欢迎欢迎,欢迎您莅临沈洲指导研究工作啊。”

戴着眼镜,略显富态的于海兵满脸笑容的走上来,热情的伸出了双手。

“于院长。”

徐川笑着打了个招呼,和于海兵握了握手,笑道:“这次要麻烦你们了。”

“嗐,这是哪里话,我们高兴都来不及呢。”

于海兵脸上堆着笑容,用力的晃了晃徐川的手,笑着道:“徐院士这还是第一次来咱沈洲吧,我让人准备一点咱沈洲的特色菜,正好这个点也到晚餐时间了,你看?”

“那就一起吃点,正好聊聊磁极化子场实验方面的工作。”

徐川笑着点点头,这种交际是避免不过去的,尤其是他还借用了人家的设备。

......

因为有提前申请和准备的关系,华科院沈洲分院这边早就提前做好了开放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实验室的准备工作。

至于需要从星海研究院那边运送过来的相关设备,早就通过邮政快递的方式提前送达了。

在沈洲分院这边工程师的帮助下,徐川带队的小组很快就准备好了相关的设备。

和在星海研究院那边一样,在沈洲分院这边进行的实验依旧分两大模块。

一部分是交流电的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另一部分自然是直流电方面的。

别看只是电源方面的不同,但应用在磁极化子电磁护盾上效果也是不同的。

交流电在电力传输、分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