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历史直播:开局盘点政哥的小八卦 > 第334章 宋朝的那些事儿(六十)

第334章 宋朝的那些事儿(六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起来,赵昀为什么被称为理宗,这与史弥远还有那么点关系呢!想当初宁宗在世的时候,史弥远因着投降乞和金国的行为,被当时掌握舆论的理学家们联合抵制。】

【然史弥远不想如此啊!为了争取这些人的拥戴,他掌权后开始重用提拔这些理学家们,理学派的地位被前所未有的提高。】

【而赵昀上位后,更加的崇尚理学,更甚至直接将朱熹封为了信国公,并让这些理学家们入祀孔庙,所谓理学在这一时期可谓达到极盛。】

【因而赵昀“理宗”之名也是实至名归。可他在位四十年,从继位到驾崩,他的一生都是受制于权臣的。】

受制于群臣!

宋朝一众皇帝的脸色都黑了,他们表示不想听了,赶紧掠过吧!

最好一下子讲完,他们不想沉湎于宋朝即将灭亡的情绪中,太难受了。

【赵昀少年的时候,史弥远专摄朝政,而理宗所在的时期,外患也是不断。蒙古在北方迅速崛起,成为了一大势力。】

【彼时,蒙古和金国争锋相对,两者都想获得宋朝的合作,在史弥远的干涉下,赵昀最终决定联蒙灭金,最终金朝在宋蒙的夹击之下灭亡,然金亡之后,蒙古却没有履行当初的诺言,将河南归还。】

这妥妥的就是当年联金灭辽的翻版么!蒙古狼子野心,他们灭了金国,又怎会遵守诺言。

唇亡齿寒!宋朝的皇帝竟然也不吸取教训!

各朝各代的一顿评说,皆是对于宋朝皇帝的不满。

【蒙古毁约,赵昀不甘,于是他便趁蒙古主力军北撤之际,出兵河南,虽然一度收复了汴京、洛阳,但是因为粮草不济,最终惨败。】

【“端平入洛”,数万精兵死于战火,大量物资付诸东流,南宋可谓是损失惨重。别说恢复中原无希望,更重要的是这次战役使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也为南宋种下了灭亡的种子。】

该死的蒙古!

赵匡胤紧握拳头,恨不得现身未来的战场,把那些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

虽然他已经接受了宋朝灭亡的事实,但是对于灭亡宋朝的蒙古人,他依旧恨的牙痒痒的。

【打那以后,赵昀意志消沉,厌倦朝政,追逐声色,史弥远死后,他又任用了奸臣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人乱政,后来更是直接把朝政交给了贾似道,而他则可以专心沉湎于声色之中,追求奢靡豪华,大兴土木等等。】

【多少人看不过啊!甚至有个别者气不过的在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这八字可谓是当头棒喝,警告着理宗如若他再宠用奸佞,国家命运将不堪设想。理宗恼羞成怒,命人追查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他一边继续疯狂纵欲,甚至还召民间歌姬入宫供他享乐,一边他感受着朝堂对他宠溺奸佞的不满,对马天骥、丁大全等做了罢免的处置。】

【当然格外宠护的他依旧百般维护,比如董宋臣,仅仅只是将他调离合门,藉以平息舆论,没过多久就让他官复原职,后来也是一直庇护着他,可谓对他真的是宠爱到了极点。】

奸臣当道,国之将亡也!

这位宋理宗真的如天幕所说,摆烂的人生,宋朝自他开始彻底没救了。

有人唏嘘,有人看好戏,有人无所谓。

【宋理宗的声色犬马,总有一天是要被掏空身子的,后来的他病重,他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没有一人应征,最终病死在了床上,终年60岁。】

【在他死后的第十五年,蒙古军攻入了临安,南宋灭亡,那些帝王的陵墓也随之遭到破坏,有盗墓者就将赵昀的头颅制作成骷髅碗进献给蒙古可汗,直到元朝灭亡,才被明太祖寻回,入土为安。】

听到这样一位声色犬马的皇帝居然也回到了60岁,有些人表示很扎心啊!比如秦皇嬴政。

至于赵昀更是凌乱不已,倒不是因为天幕对他的那些批判之词,而是听到自己死后的下场,心惊不已,同时怒气滔天。

那些该死的盗墓贼!可恶至极!

朱元璋呵呵一笑,他本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宋朝皇帝真的得感谢他。

不说他替宋理宗入土为安,就说他灭了蒙古,算是替宋朝报亡国之仇了,赵家人不该谢谢他嘛!

【下一位皇帝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也不是顺位继承的,理宗同样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只能择养子而继承。】

【可这位继承人挺可笑的,他身体孱弱,智力低下,可谓是一个低能儿,按理说理宗择养子继承怎么着也不该选他。】

【可理宗偏偏就这么一意孤行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啊!理宗本就是史弥远从民间找来的,与宋宗室没多大关系,他不愿从宋宗室那边择养子,因而他只把目光放在自己的亲弟身上。】

【所以纵然赵禥体弱低智,他也是他弟唯一的儿子,也是与他血缘最近的,他不顾大臣所劝,坚持立他为皇储。】

宋朝都如此风雨飘摇了,还立一位低能儿,靠他拯救嘛!理宗如此行为简直就是加速宋朝灭亡的时间。

各朝各代不理解,他们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