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第91章

第9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又忙劝赵王不可灰心丧气 , 应立刻派人前去煸风点火 , 让三国厮杀得更猛烈些 , 再让司马尚勤加操练赵军 , 以待反击之时一举夺回城池 。

被吓得六神无主的赵王 , 自是一一按他说的做了 , 君臣二人满心期待那百万大军 , 能因三方互殴互砍而骤然消灭 , 以解赵国之困 。

但还未等到联军自相残杀而败 , 他们收复赵地的美梦就被提前打破了 , 因为 ,

在三国打得难舍难分之际 , 被李牧镇压多年不敢妄动的匈奴人 , 却在听闻李牧已死 、

四国混战之事后 , 悄然率领铁蹄越过阴山以南 。

北地危矣 !

但听闻这消息的三国主将 , 一时却并不敢与匈奴人对上 , 他们虽暂停了互杀之举 , 却以 “ 此事重大 , 应即刻回禀王上 「 为由 , 迟迟按兵不动 。

饶是赵王再糊涂 , 也知晓这北地数郡 , 乃是先祖武灵王呕心沥血打下的 , 若落到匈奴人手中 , 想再夺回来是绝无可能的 !

他急得甚至亲自派出使臣 , 前去三国联军在武安城外的军营之中 , 劝说对方尽

快北上击退匈奴人 , 然而等待他的 , 却是次日收到联军割来的赵使头颂 !

走投无路的赵王 , 不得不寻来巫师襄助 , 沐浴焚香后亲自在邯郸城中设坛祭拜先祖 , 息请他们将李牧送回赵国 , 在围观的邯郸百姓麻木而怨恨的目光中 , 赵王长拜于祭坛前哀泣道 ,“ 武灵王 , 祖父 , 父王 , 请送李牧回这人世间吧 , 赵国需要李牧 ! “

这一刻 , 他第一回闪过一个念头 , 若将害死李牧的郭开杀掉 , 能召回李牧重返人世救赵国于危难之际 , 以郭开对赵国素来忠心耿耿之性 , 想来亦是会欣然同意的吧

但他不知晓的是 , 早在秦国探马传回匈奴南下消息之时 , 秦王嬗政便已派出李牧 、 率三十万大军连夜启程 , 从太原郡奔赴代郡拦下匈奴人的步伐 。

秦国如今的骑兵作战水平 , 虽比不上李牧曾经亲手训出的那些赵国骑兵 , 但秦国有三样令李牧也大为震惊之物 : 马蹄铁 , 马镂与马鞍 !

世人所说的 “ 马蹄 “ , 乃是指马脚掌之角质层部分 , 正如以铛刀修整指甲会使 #

变薄 , 马匹长期远距离奔袭途中 , 马蹄亦也是极易变薄崖裕甚至是脱落的 。

而在没有神经 、 感知不到痛楚的马蹄脱落后 , 马匹行走之时便是直接以肉掌触地 , 极易因痛楚难忍而突然扬起马蹄 , 将士卒甩下去致伤致死 。

而有了这 “U「 形马蹄铁钉于马蹄之上 , 这马匹便如同穿上了 「 鞋 “, 再无须担心于崎岖山间奔驰之时 , 马蹄会被尖锐的石头磨损 。

再者 , 李牧细细观察后 , 还发现这马蹄铁底部平整 , 能保护那些因不均匀磨损 、 而导致马蹄角部分质层更薄的马掌 , 如此一来 , 纵便马蹄铁被磨损 , 亦能及时更换而不致耽误战机 。

而眼下 , 纵是最擅骑兵的赵国 , 也只有软布马鞍 , 用来缓解马鬟与人体在长距离摩擦后的刺痛之感 , 骑兵坐于马上击杀之时 , 唯一保持前后左右平衡的方法是手持缥绳 , 努力将自己固定于马背上夹紧双腿 。

但如此一来 , 骑兵上半身力量也被分去大半 , 虽然跑得比步兵快 , 厮杀力量却远比不上底盘更稳的步兵 。

而秦国这款高桥马鞍与马镂是连为一体的 , 马鞍前后翘起而中间平整的马鞍 ,

能保证骑兵不易前后倾倒 , 固定于马鞍两侧的宽阔铁马镗 , 更如同给骑兵加了一双与马连成一体的 “ 鞋子 “, 骑兵冲杀之时 , 便能利用马的速度与力量同步冲击 。

如此之下 , 即便是不善骑术的中原士卒 , 上马亦可如履平地 , 作战之时勇猛度借增 。

除此以外 , 嬗政在 「 老神仙 “ 的启示下 , 还命人为将丰收的棉花缝进外袍夹层中 , 让这赵冒着十二月寒风北上的将士们 , 都穿上暖洋洋的 “ 秦军棉衣 “ 出征 。

李牧正是带着这样一支有神器加持的大军 , 日夜兼程赶到了代郡 , 他到来之时 , 匈奴人已往周边郡县一路打杀抢劫而去 。

他的到来 , 很快就让 “ 李将军没死 , 他带着大军来救我等了 “ 的大好消息 , 迅述传遍了代郡 , 也传遍了九原 、 云中和雁门 !

李牧这个名字 , 在北地数十万民众心中 , 本就是匈奴人的送命神 、 赵国人的守护神 。

他的出现 , 让正被匈奴人肆意欺辱 、 因掌饥受饿而准备放弃反抗的北地民众 ,

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 并迅速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一一他们必须撑下去 , 撑到李将军将匈奴人全赶跑 !

实则 , 情况比他们想的更乐观些 : 当李牧率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