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鸳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左舷 > 第326章 这还是歼-15吗

第326章 这还是歼-15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半埋式机库,李海才发现朱炜和洛隼两位大佬已经在这里了,正站编号为581的歼-15机头下方聊天。

李海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批歼-15和他开过的不一样,就连外形,看上去都显得顺畅了很多。

“看出来了?”朱炜笑着问。

李海点头说,“这是新批次的吧?”

毛乐乐左看看右看看,却是看不出这架581号歼-15有什么变化。

“这是b型的试验机,一共四架,咱们都有专机。”朱炜笑着说。

李海看着屎黄色涂装的新歼-15,笑着问,“没有定型,厂家这次这么大方,一次就拿出来四架?”

洛隼笑道,“总部对a型的性能不太满意,厂家也着急啊。多给几架试验,他们也能早点定型早点量产早点交付,不然连研发成本都收不回来。”

“总部打得一手好算盘。”李海笑着点头。

毛乐乐听他们对话,感觉云里雾里的,满脸的疑惑之色。看到三位前辈没有解释的意思,他也没好意思问。

这会儿,一名大校和一名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过来。

“肖明,驻厂家的代表。”朱炜介绍着大校,然后和中年男子握手,“容易,b型项目的总工。”

容易笑着和李海等人握手,开口就说,“各位同志,这四架飞机可是我厂耗费大量精力和资金打造出来的,凝聚了非常多的心血,代表着我们厂过去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你们可得悠着飞。”

他笑了笑,说,“用来试验的就这些飞机了,多一架都是没有的。所以,真的要谨慎再谨慎,一些没有把握的科目,咱们就稳扎稳打!”

话里话外都是心疼,再看他看飞机的样子,那和看亲生儿女差不多。

这就有些奇怪了。

用来试验的飞机,那就是可劲造,怎么狠怎么来,不这样飞哪出得来包线,哪能让潜藏的问题暴露出来。

肖明说,“别看外形差不多,这里面可是有很多新技术的。别的不说,光是造价,一架b型顶得上三架a型。”

朱炜和洛隼含笑不语。

李海就纳闷了,这两人的话有些夸张了。不过是同型号的改进型,造价怎么会差这么多。

肖明和容易又和朱炜、洛隼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这时,朱炜对李海和毛乐乐说,“飞机的性能参数回头到档案室去看,只能看不能带出来。他们厂家有一组人在这里,飞机他们负责保障,我们的试验训练数据以及相关情况,是要向他们通报的。”

朱炜看了看毛乐乐,说,“这边都是独立机库,乐乐的飞机是584,你的训练呼号是四号,去看看吧。”

“是!”毛乐乐一个立正敬礼,拔腿就跑了。

朱炜说,“李海,583是你的,我是581,洛隼是582,你的训练呼号是三号,去看看你的飞机。”

“是!”李海也走了。

这个试验基地面积非常大,有很多个机库,大部分是独立的,而且相距都比较远。李海走了五百多米才到了他的机库,583号歼-15b静静地趴在那里,面带微笑看着李海。

李海也看着她,眼里都是浓浓的爱意。

机头的空速管没了,少了一分凌厉,多了一些内敛。驾驶舱后方背部一直到机身尾部上方的线条更加流畅,与a型相差不大,但这绝对是经过风洞吹出来优化出来的结果。

鸭翼、主翼、尾翼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仔细看很难看出来,最明显的一点是,主翼的机翼面积好像比a型减少了一些。显然,这是因为考虑到使用弹射起飞的方式做出的改变。

机翼面积减少,带来的是飞机重量的减少。别小看几十斤的减重,带来的影响可是很大的。

总的来说,整个外形比a型稍显圆润,观感更加舒服,显然气动布局这块是做过深度优化的,不是乱几把改出来的。

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前起落架,比a型的要粗壮,而且结构要复杂一些,显然又是一处适应弹射起飞的改动。

歼-15弹射型早就出来了,当时被称为歼-15t,而眼前的b型,与歼-15t有太多细节上的变化了。估计当初的歼-15t,只是对前起落架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以使用弹射起飞时的强度。

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伸缩式受油管、可偏转鸭翼、折叠式主翼、十二个外挂点……两台ws-10发动机。

咦?

发动机型号好像不是ws-10。

李海走到机尾时,发现了发动机尾喷口不太像a型使用的ws-10,颜色不一样,喷口边缘的锯齿状也不一样。他四处看了看,机库里除了负责看守的战士,没有其他人在,问都没地方问去。

他又仔细查看了主翼翼尖,是翼尖挂架没错,可挂载格斗导弹。这才确定不是电子战型号,要知道,歼-15d也出来了,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试验。歼-15d最明显的外形变化是两个翼尖挂架换成了电子作战舱,圆柱形的,和歼-16d的很相似。

带着发动机的疑问,李海立即到档案室查看资料。

出示身份证明,经过三道查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